水处理江湖,为什么开始卷轻资产模式了?
最近有不少青友找环保老兵和山少爷探讨水处理龙头企业轻资产转型的话题,大家普遍感受今年以来业内掀起的轻资产转型浪潮,希望了解背后的产业逻辑。
事实上,这也是青山研究院在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现象,近几年不少水处理龙头开始旗帜鲜明地推出轻资产战略,从目前动作来看都是玩真的——水处理江湖,为什么开始卷轻资产模式了?
简单来说,因为这一领域在进入新阶段。自水十条等政策发布以来,水处理领域开启将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已行至转折点,市场状况和行业格局均在发生变化。
针对这一话题,本文将结合市场表现和企业案例展开讨论,希望给读者朋友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01
市场规模变大,企业业绩减少
水处理江湖白热化、区域化加剧
青山研究院每年都会对环保各领域的亿级订单做统计分析,以辅助了解市场变化。
从亿级订单规模情况看,到2023年,水处理头部市场蛋糕仍然在变大。
2020 年 - 2023 年,水处理领域亿级订单的数量分别是 409、414、605、801 个,亿级订单的总体规模分别是 1049.54、1114.4、1608.79、2537.93 亿。
这似乎与行业宏观走势和企业的微观境况不相符,因为水处理企业的业绩普遍在 2022 年即到达拐点,但进一步分析,则可以在更深层面找到答案。
在亿级订单数量增长的同时,市场玩家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来路更多样,分析归纳下来,主要呈现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 EPC 是最多的项目模式,在青山研究院统计到的过去 3 年 2229 条亿级订单中,EPC 项目占比 42.58%,PPP 项目和 BOT 项目合计占比 5.97%;
二是工程基建类企业是亿级项目的主要中标单位,以江苏省 2023 年水处理领域亿级项目为例,59 个项目中有 55 个由工程基建类企业中标;
三是各省市的亿级订单大部分中标者来自省内,2023 年水处理领域,浙江的亿级订单有 7 成由本省企业中标。
从中可见,水处理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还在加剧,且市场仍然体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化。
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水处理上市公司中也有明显体现,如京源环保、万德斯、金达莱、华骐环保、维尔利、博世科等。
另一方面,地方性的水处理企业则表现出相对良好的业绩状况,如江南水务、重庆水务、国中水务、兴蓉环境等。
在市场白热化、区域化加剧之下,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处境均发生改变。
02
百家争鸣时代将开启
重资产模式的瓶颈与突破口
结合水处理领域近几年亿级订单的情况以及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分析,水务领域在从龙头引领逐渐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1、水处理行业的区域性
水处理行业经常提及政策性,与之伴随的另一个特性是区域性。
因为各地水处理项目从源头到落地过程中的规划、投资、监管都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当地企业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尤其是国企。
2、地方水处理企业的崛起
相对于全国性的水龙头,地方水处理企业规模较小,但在当地市场的优势地位不容小觑。
其发展历程可谓是后来者居上,目前来看,不少地方地方都有了规模可观的水处理平台公司,其中一部分已经上市,更多是地方资产投资管理平台。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比全国性重资产龙头企业“更重”的群体,注定要在重资产模式中大卷特卷。
3、统一规划到精准管控
环保行业包括水处理领域从粗放到精细,一方面依赖产业发展升级,另一方面须依托于政府的管控。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人口经济等因素差异很大,一个省堪比国际上很多地区的一个国家,因此,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是必要的管控模式。
3 月 17 日,两办公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提出“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这意味着环保政策监管从统一规划到精准管控,属地化、差异化特征更加明显,水处理领域作为环保的重要板块也会受到影响。
总体而言,国情的特殊性主导着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未来这一领域将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行业将呈现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格局,这是重资产模式下行业的终极状态,而其瓶颈的突破在于轻资产。
03
水龙头轻资产转型背后
产业链高地变迁,效率战争拉开序幕
在水处理江湖的风云巨变之下,一个微妙且关键的现象是,近几年水龙头企业提出轻资产转型战略并在极力推进有关举措。
今年年初,光大水务宣布公司在境内外市场落实多项轻资产业务,成功对外输出工业废水治理方面的技术与经验,针对「工业+泛水」等领域探索布局取得良好进展。
近年来,光大水务从业务模式、业务领域、业务协同等角度持续推动轻重资产业务平衡发展,在巩固传统业务阵地与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轻资产业务的拓展力度。2023 年上半年,光大水务落实的轻资产业务涉及合同金额超过人民币 10 亿元,是 2022 年全年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的近 2 倍,公司的轻重资产配比进一步优化。
北控水务更是将 2024 年定为集团正式开启轻资产转型“元年”。
2024 年 3 月,作为轻资产转型的重要布局,北控水务集团轻资产科技平台公司在京揭牌成立,解决北控水务可持续发展和二次增长的问题,标志着北控水务集团轻资产转型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北控水务也在清理设计院等工程时代的资产。
首创环保集团同样在进入“十四五”以来,开启了“轻重并举”的发展之路,努力由传统的投资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型。
去年 7 月,首创环保集团对外表示,集团在依托多年来在运营、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深厚积淀,积极拓展修复、环卫、大气、智慧环保等新业务,并开展委托运营、工程、咨询、EPC+O 等轻资产模式实践,已斩获各类轻资产项目超 30 个,轻资产业务贡献占总营收比例创历史新高。
坦白说,如果完全从体量庞大和深入基因的重资产模式向轻转变并非易事,甚至听起来不可思议,难以在产业逻辑上说得通。
事实上,水龙头们启动轻资产转型的本质是为了继续站稳在产业链的地位。所谓“龙头”,表面上是业绩规模独占鳌头,本质上是产业链的地位和对行业的影响力。
随着行业发展,水处理领域产业链的高地也在发生转变,头部企业的核心优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水处理领域发展早期,专业企业并不多,外资企业具有较高市场地位,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最先完成经验的积累,形成先发优势,一批民营企业最早参与到这个阶段,因此行业早期一部分头部企业是名企。
第二阶段是资本,随着市政水务板块投资的加速,在经验之上,资本优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这个阶段国企国资成为行业主导,尤其是地方性国企国资,同时一众水处理民营企业因为过度举债发展陷入危机。在这个阶段,水龙头们的先发优势有所降低,而地方军的实力越来越强。
第三阶段是运营,这是行业正在演变的趋势,也是上述水龙头们诸多举措的核心目标。因为,随着行业进入运营阶段,运营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阶段,如果在运营上没有显著的领先地位,就很难继续稳坐龙头。
因此,水龙头们的轻资产转型本质上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效率迭代在运营时代继续保持龙头地位,水处理领域的效率战争拉开序幕。
关于水处理领域乃至环保行业在运营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效率战争:环保企业的终局》一文中有深度剖析,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查看。
结语
轻资产是下半场的高地
市场的起伏、行业的分合看似偶然,实则有深层的发展规律,现象背后暗含产业变革。
水处理龙头企业齐推轻资产战略,是市场白热化、区域化和行业进入运营时代的典型现象。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重资产是上半场的高地,轻资产是下半场的高地。
事实上,这也是青山研究院在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现象,近几年不少水处理龙头开始旗帜鲜明地推出轻资产战略,从目前动作来看都是玩真的——水处理江湖,为什么开始卷轻资产模式了?
简单来说,因为这一领域在进入新阶段。自水十条等政策发布以来,水处理领域开启将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已行至转折点,市场状况和行业格局均在发生变化。
针对这一话题,本文将结合市场表现和企业案例展开讨论,希望给读者朋友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01
市场规模变大,企业业绩减少
水处理江湖白热化、区域化加剧
青山研究院每年都会对环保各领域的亿级订单做统计分析,以辅助了解市场变化。
从亿级订单规模情况看,到2023年,水处理头部市场蛋糕仍然在变大。
2020 年 - 2023 年,水处理领域亿级订单的数量分别是 409、414、605、801 个,亿级订单的总体规模分别是 1049.54、1114.4、1608.79、2537.93 亿。
这似乎与行业宏观走势和企业的微观境况不相符,因为水处理企业的业绩普遍在 2022 年即到达拐点,但进一步分析,则可以在更深层面找到答案。
在亿级订单数量增长的同时,市场玩家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来路更多样,分析归纳下来,主要呈现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 EPC 是最多的项目模式,在青山研究院统计到的过去 3 年 2229 条亿级订单中,EPC 项目占比 42.58%,PPP 项目和 BOT 项目合计占比 5.97%;
二是工程基建类企业是亿级项目的主要中标单位,以江苏省 2023 年水处理领域亿级项目为例,59 个项目中有 55 个由工程基建类企业中标;
三是各省市的亿级订单大部分中标者来自省内,2023 年水处理领域,浙江的亿级订单有 7 成由本省企业中标。
从中可见,水处理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还在加剧,且市场仍然体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化。
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水处理上市公司中也有明显体现,如京源环保、万德斯、金达莱、华骐环保、维尔利、博世科等。
另一方面,地方性的水处理企业则表现出相对良好的业绩状况,如江南水务、重庆水务、国中水务、兴蓉环境等。
在市场白热化、区域化加剧之下,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处境均发生改变。
02
百家争鸣时代将开启
重资产模式的瓶颈与突破口
结合水处理领域近几年亿级订单的情况以及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分析,水务领域在从龙头引领逐渐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1、水处理行业的区域性
水处理行业经常提及政策性,与之伴随的另一个特性是区域性。
因为各地水处理项目从源头到落地过程中的规划、投资、监管都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当地企业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尤其是国企。
2、地方水处理企业的崛起
相对于全国性的水龙头,地方水处理企业规模较小,但在当地市场的优势地位不容小觑。
其发展历程可谓是后来者居上,目前来看,不少地方地方都有了规模可观的水处理平台公司,其中一部分已经上市,更多是地方资产投资管理平台。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比全国性重资产龙头企业“更重”的群体,注定要在重资产模式中大卷特卷。
3、统一规划到精准管控
环保行业包括水处理领域从粗放到精细,一方面依赖产业发展升级,另一方面须依托于政府的管控。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人口经济等因素差异很大,一个省堪比国际上很多地区的一个国家,因此,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是必要的管控模式。
3 月 17 日,两办公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提出“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这意味着环保政策监管从统一规划到精准管控,属地化、差异化特征更加明显,水处理领域作为环保的重要板块也会受到影响。
总体而言,国情的特殊性主导着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未来这一领域将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行业将呈现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格局,这是重资产模式下行业的终极状态,而其瓶颈的突破在于轻资产。
03
水龙头轻资产转型背后
产业链高地变迁,效率战争拉开序幕
在水处理江湖的风云巨变之下,一个微妙且关键的现象是,近几年水龙头企业提出轻资产转型战略并在极力推进有关举措。
今年年初,光大水务宣布公司在境内外市场落实多项轻资产业务,成功对外输出工业废水治理方面的技术与经验,针对「工业+泛水」等领域探索布局取得良好进展。
近年来,光大水务从业务模式、业务领域、业务协同等角度持续推动轻重资产业务平衡发展,在巩固传统业务阵地与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轻资产业务的拓展力度。2023 年上半年,光大水务落实的轻资产业务涉及合同金额超过人民币 10 亿元,是 2022 年全年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的近 2 倍,公司的轻重资产配比进一步优化。
北控水务更是将 2024 年定为集团正式开启轻资产转型“元年”。
2024 年 3 月,作为轻资产转型的重要布局,北控水务集团轻资产科技平台公司在京揭牌成立,解决北控水务可持续发展和二次增长的问题,标志着北控水务集团轻资产转型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北控水务也在清理设计院等工程时代的资产。
首创环保集团同样在进入“十四五”以来,开启了“轻重并举”的发展之路,努力由传统的投资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型。
去年 7 月,首创环保集团对外表示,集团在依托多年来在运营、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深厚积淀,积极拓展修复、环卫、大气、智慧环保等新业务,并开展委托运营、工程、咨询、EPC+O 等轻资产模式实践,已斩获各类轻资产项目超 30 个,轻资产业务贡献占总营收比例创历史新高。
坦白说,如果完全从体量庞大和深入基因的重资产模式向轻转变并非易事,甚至听起来不可思议,难以在产业逻辑上说得通。
事实上,水龙头们启动轻资产转型的本质是为了继续站稳在产业链的地位。所谓“龙头”,表面上是业绩规模独占鳌头,本质上是产业链的地位和对行业的影响力。
随着行业发展,水处理领域产业链的高地也在发生转变,头部企业的核心优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水处理领域发展早期,专业企业并不多,外资企业具有较高市场地位,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最先完成经验的积累,形成先发优势,一批民营企业最早参与到这个阶段,因此行业早期一部分头部企业是名企。
第二阶段是资本,随着市政水务板块投资的加速,在经验之上,资本优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这个阶段国企国资成为行业主导,尤其是地方性国企国资,同时一众水处理民营企业因为过度举债发展陷入危机。在这个阶段,水龙头们的先发优势有所降低,而地方军的实力越来越强。
第三阶段是运营,这是行业正在演变的趋势,也是上述水龙头们诸多举措的核心目标。因为,随着行业进入运营阶段,运营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阶段,如果在运营上没有显著的领先地位,就很难继续稳坐龙头。
因此,水龙头们的轻资产转型本质上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效率迭代在运营时代继续保持龙头地位,水处理领域的效率战争拉开序幕。
关于水处理领域乃至环保行业在运营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效率战争:环保企业的终局》一文中有深度剖析,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查看。
结语
轻资产是下半场的高地
市场的起伏、行业的分合看似偶然,实则有深层的发展规律,现象背后暗含产业变革。
水处理龙头企业齐推轻资产战略,是市场白热化、区域化和行业进入运营时代的典型现象。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重资产是上半场的高地,轻资产是下半场的高地。